来源 | 东方日报
华兴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庞溟

内地与香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开办6年以来,交易规模续增,香港已成为境外投资者进入A股市场的重要节点,和内地投资者投资境外的首选目的地。内地投资者通过南向港股通投资港股的持股总额持续攀升,由2014年底的131亿元增至目前的1.9万亿元,占港股总市值的4.2\%。
南向资金今年加速流入港股,净流入规模超过5,000亿元人民币。当中,消费、医药、科技、通讯等行业在内的新经济板块较受投资者青睐。
我们预计,将有更多的中国企业选择在内地或香港上市,反映了企业的长期、战略性、商业化考虑,以及希望在资本市场上获得更高关注度、估值水平和交易量。对于可能寻求第二上市或再上市的在美中概股而言,相比A股,预计其出于境外融资需要、行业受监管等考虑,优先考虑的上市地仍是香港。
于2018年,港股现货市场成交额中的11.7\%来自内地投资者,较2016年提高3个百分点。与本地投资者相比,中国内地投资者活跃度和换手率更高,推高港股市场尤其是新经济股的交投。
由于愈来愈多新经济公司有望在港上市,将进一步提升投资者对港股的兴趣,以及港股科技类核心优质资产的估值水平上升,也将进一步形成更多新经济公司在港上市集资的良性循环。
假设在未来5年内,内地居民的逾90万亿元人民币存款总额中,有1\%用于增持港股,港股有望在未来5年内每年录1,500亿至2,500亿元人民币资金流入。内地投资者通过南向港股通、QFII、基金互认等方式投资港股的持股总额有望达到港股市场市值总额的15\%以上,内地投资者交易额有望占港股现货市场成交额的25\%以上。
港股现货市场2022年成交总额料将达41.9万亿元,当中17\%将来自内地投资者,较2018年提高5.3个百分点,内地投资者交易额2019至2022年的复合增长率约为40\%。
新经济公司在香港市场的市值占比在过去3年已升至45\%;可预计在未来3至5年间升到55\%甚至更高。在这过程中,资金有望续追捧新经济成分股。
最后,基于增长潜力、有利的汇率走势、全球投资者的资产配置需求,我们中长期依然看好中国股票。而资本市场结构性改革不断加速,有助于重塑在境内外上市的中国股票的投资格局,令市场情绪进一步复苏。
香港IPO市场(2020年前十一个月):上市132家,募资3,050亿港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