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达商业昨日(3月24日)公告称,基于对自身战略的分析,决定对公司从事轻资产商业运营、科技、数据、人员等相关资源进行重组,以尽快实现境内外上市,因此决定撤回A股IPO申请。
知情人士透露,「轻资产后的万达商业无疑是奔着香港市场去的」,万达商业曾表示长期看好香港市场良好的治理、透明的规则及高度的国际化水平,未来亦不排除旗下新兴产业公司继续到香港上市。
此次万达商业主动撤回A股IPO申请,说明公司不愿意继续被动等待,而是寻求更有效的途径,登陆资本市场。
据克而瑞数据显示,2019年,在港上市的内资物管企业平均市盈率是49倍,2020年,平均市盈率是35倍,均远超地产类企业。
据万达官网显示,截止2018 年,公司已在全国开业北京CBD、上海五角场、成都金牛、昆明西山等280座万达广场,持有及管理物业面积3586万平方米,年客流38亿人次。连续13年租金收缴率超过99.5\%,创造世界行业记录。
万达商业是万达集团旗下最核心的业务之一,但这部分业务的上市之路充满曲折。
1. 2005年发行REITS,已获香港通过,结果因“171号文件”被迫搁浅
2005年,万达与澳大利亚麦格理银行约定合资成立商业管理公司,将万达9家商业广场打包到境外发行REITs (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预计募集资金在10亿美元以上。当年年底,万达REITs招股文件在香港获通过。但在2006年7月,有关部委发布严格限制境外公司收购内地物业的“171号文件”,万达REITs计划被迫搁浅。
2. 2006年有机会红筹上市,结果错过
随后,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计划去香港红筹上市,但这一渠道随后也被政策封死。
王健林后来在公开演讲中提及此事,感到十分后悔。他表示,2006年本来就有机会在香港红筹上市,并找了JP摩根、摩根士丹利等投行。但被麦格理“忽悠”之后,错过了最好的机会。
3. 2007年开始筹备A股上市,2010年递表,结果因楼市调控而再度搁浅
2007年,王健林计划让万达在A股上市,随后展开一系列的前期准备工作。证监会于2010年受理了申请,但随之而来的楼市调控,使得万达上市的努力再度搁浅。
4. 2014年在港交所挂牌上市
A股上市搁浅之后,王健林再度将目光转向香港资本市场。
2014年12月23日,万达商业登陆港交所,并成为当年港交所最大IPO。当时的资产包中,包含大量商业、住宅等重资产项目。
但彼时的香港资本市场并不认可规模导向的内地房企,万达商业的股票在上市当天就遭遇破发。在港上市的600多天中,万达商业的股价有半数时间低于发行价。价值不被认可,使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感到沮丧。
5. 2016年3月在港交所退市
2016年3月,万达商业从港交所退市,同时推动万达商业国内A股上市。
万达商业于2015年9月就启动内地IPO程序,向证监会递招股书。
2017年,万达商业将13个文旅项目91\%的股权,77家城市酒店的全部股权,分别售予融创和富力,代价637.5亿元。
2018年1月,腾讯作为主发起方,联合苏宁、京东、融创入股万达商业,4家企业计划投资约340亿元,收购万达商业香港H股退市时引入的投资人持有的约14\%股份。
2018年3月1日,大连万达商业地产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大连万达商业管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即从“商业地产”变为“商业管理”。
香港:就基金管理公司及雇员获发的附带权益(Carried Interest),将豁免全部利得税和薪俸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