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股女王:港IPO年中有望复苏 手头待上市客户近160只

来源:星岛头条


去年新股市场「丁财两不旺」,新股数量及集资额双双急降,不过今年有「三粒仙丹」,可望助新股市场重拾活力,包括「特专科技公司」上市机制有望于今年推出,可吸引更多企业来港上市,如果港府考虑增设新股通加上中概股回流潮持续,本地市场可望「旺上加旺」。


近年港交所密锣紧鼓吸引不同类型的公司来港上市,继《上市规则》18A出台,允许未有盈利生物科技公司上市、引入SPAC(特殊目的收购公司)上市机制后,正筹备让特专科技公司可在香港挂牌上市,相信新上市渠道可以振兴本地新股市场。



「特专科技公司」或很快推出,业界倡降门槛
业界早有声音希望监管机构吸纳中港科技公司在港挂牌,香港上市公司商会总干事黄明伟表示,定立新规固然是好事,香港应该吸纳更多不同类型公司,如果将《上市规则》18A模式扩展至科技股绝对是好事。


不过相关咨询文件建议,已商业化的特专科技公司上市时预期最低市值为80亿港元,远高于现时于上交所科创板挂牌的市值要求至少15亿元人民币,不少业内人士提倡降低门槛,其公众咨询期已于去年12月18日结束。黄明伟亦认为已商业化公司市值要求太高,建议可下调至50亿港元,因为18A市值要求最低仅15亿港元,这些科技公司已有业务及客户,相对风险不大,又指部分特专科技行业难以达到市值80亿港元要求。




或增设「新股通」

另一边厢,「双币双股」新股机制推出逾十年,从未有成功例子。人称「新股女王」、卓佳商务部董事总经理钟绛虹表示,鉴于港交所计划推出双币股票市场庄家机制,政府部门可考虑推出新股通,吸引市场人士做「双币双股」新股,帮助本地新股市场渡过寒冬。


双币双股制度在2011年推出,而「双币双股」IPO是指公司将其人民币股票与港币股票进行首次公开发行,两批股份于上市后在人民币及港币柜台分开买卖。钟绛虹解释,「双币双股」IPO一直迟迟「做唔起」,因为港交所推出该机制时,恰好人民币开始贬值,「人民币资金池缩到好细」,个人亦认为已不合时宜,故没有向客人推荐。


近年中央鼓励中国企业来港上市,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于第15届亚洲金融论坛时指,中证监一直支持符合条件的内地企业赴港上市。


钟绛虹提及,如果内地及香港监管机构考虑推出新股通,让内地投资者都可以用人民币认购本地新股,减少他们的兑换风险,届时她才会向客户推介双币双股IPO。钟绛虹表示,新股通不一定是灵丹妙药,但对本地新股市场一定有帮助。她补充,大部分来港上市公司为中国企业,内地人较为熟悉这些品牌,可吸引他们认购本地新股,从而带动本地新股市场。



中概股回流香港,德勤料今年多达10家

在中美角力下,去年共有11家中概股回流在港上市,其中6家以介绍形式上市。虽然中美审计底稿现曙光,美国上市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于上月中公布完成审查中概股的会计事务所底稿,中国证监会亦发文指,将推动形成中美审计监管常态化合作机制,惟地缘政治风险难以掌握,加上来港上市双重主要上市可被纳入港股通,让中概股回归祖国怀抱及扩大投资者基础,故中概股回流潮或将会延续。


德勤中国华南区主管合伙人欧振兴认为,中概股回归有利本地新股市场,让整体上市板块更加多元化,另可促进本地创新科技和资本发展。


欧振兴预计,今年中概股回归数量或多达10家,因为目前符合香港第二上市要求的中概股约40家。自首家「双重主要上市」的中概股小鹏汽车(09868.HK)上市以来,不少公司都考虑以该方式挂牌。


欧振兴表示,公司会视乎市况而选择上市方式,未来「第一上市」有可能成为趋势,因为可以被纳入互联互通,事实上有不少中概股均想回归内地。




SPAC,仍需时了解运作

SPAC(特殊目的收购公司)方面,钟绛虹提及有SPAC筹备上市,但在现时市况下挂牌亦是一个挑战。香港于今年初引入SPAC上市机制,年内共有5家SPAC挂牌。


钟绛虹表示,由于SPAC是新机制,需要让其运行一个周期,以及有一、两单SPAC并购交易(de-SPAC),大家便可清晰了解相关产品如何运作。她指目前未有客户提起de-SPAC,可能要待过年后再观望形势。



目前手头客户近160家,不同客户有不同的反应

钟绛虹表示,目前有三类客户,

部分公司认为市况太差,待今年才考虑上市;

已准备好上市的公司,正在观望窗口;

另有公司不介意削减募资额,继续推进上市。


钟绛虹认为,待市场气氛转佳时上市,对公司募资、品牌会较好,惟客户有其考虑,冀先完成上市后专心经营业务。


钟绛虹预计,今年上半年新股市场仍然淡静,惟可能于5月或6月开始复苏,但情况势必较去年佳。她又提及目前情况「未差到贴地」,手头客户近160家,近来亦有企业积极筹备上市。


香港新股市场淡静,钟绛虹认为现时新股市场「未差到贴地」,虽然早前有逾一半项目「hold住咗」,但手头上待上市的客户近160家,而市场气氛较两、三个月前有好转。


钟绛虹预计,今年上半年新股市场仍然沉静,但在内地疫情防控政策松绑下,内地资金或会再次活跃,故料今年次季尾起气氛会向好,以及新股表现势必较去年佳,另需要视乎加息及俄乌冲突等因素转变。




版权声明:所有瑞恩资本Ryanben Capital的原创文章,转载须联系授权,并在文首/文末注明来源、作者、微信ID,否则瑞恩将向其追究法律责任。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或公众号平台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
更多香港IPO上市资讯:www.ryanbencapital.com

相关阅读

高盛:料全球并购(M&A)活动,将于下半年恢复正常
香港「再融资」回暖:锦欣生殖、美东汽车、森松国际、天彩控股四家配售融资约29亿
新交所:已接触逾百家中国企业,冀吸引估值在5到10亿美元的企业在新加坡IPO上市
香港IPO市场:医疗、消费、信息科技等行业成上市主力,占新股总数67.8\%
2022年香港IPO市场:上市90家,募资1046亿,破发59\%,退市64家
香港 IPO中介机构排行榜 (过去两年:2021年&2022年)

hkmipo

作者 hkmipo

发表回复